文章分類 > 念佛 >往生與否跟你業障深重沒有關係

淨界法師

禪與淨土,唯約教約理。有禪有淨土,乃約機約修。教理,則恆然如是,佛不能增,凡不能減。機修,須依教起行,行極證理,使其實有諸己也。二者文雖相似,實大不同,須細參詳,不可籠統。我們講禪跟淨土,那是約著教理來說的,是從教理的角度。但是加一個有,有禪有淨土,那是從修行的角度來說的。一個是理論,一個是實踐。

理論這部分當然是恆然如是,它是一種人生的真理,所以它是在佛不增,在凡不減。但是講到個人的根機所產生的修行,那就是千差萬別了。

所以這個地方文字很相似,只差一個有字,但實際的內涵是大不相同的,應該好好地去分別清楚。
這段就是講禪、淨土,跟有禪有淨土,一個是教理,一個是實踐。最後一段就非常重要了:
倘參禪未悟;或悟而未徹,皆不得名爲有禪。
到這個地方印祖把參禪跟念佛它們的一個標準講出來。
甚麼叫作有禪呢?
你要能夠真實徹底地去開悟我們本來的面目,你真實能夠破妄顯真,把無始的攀緣妄想給破掉,把心帶回家,依止不生滅心來修學。所以禪宗所強調的是一種內心的觀照;念佛法門所強調的是對阿彌陀佛的歸依。

所以你看,我們再往下看:
倘念佛偏執唯心,而無信願;或有信願而不真切,悠悠泛泛,敷衍故事。或行雖精進,心戀塵境。或求來生生富貴家,享五欲樂。或求生天,受天福樂。或求來生,出家爲僧,一聞千悟,得大總持,宏揚佛法,普利眾生。皆不得名爲有淨土矣!
這段對淨土宗的開示是很重要的。
念佛法門,它是一個他力的法門。
在他力的解脫當中,我們之所以能夠往生淨土,完全不是我們的力量,是仰仗佛力的加被。我們要做的一件事情,只有產生一種強烈歸依的心來憶念彌陀的聖號。
所以說,在整個往生的關鍵當中,你在憶念這個佛號的時候,你的信心、你的願力是一個成敗的關鍵。
所以他講,信願要很真切,決定不可以悠悠泛泛、敷衍了事。

我想我們曾經有過念佛的人都知道,念佛是不一定能夠往生的,因爲念佛它是一種善業嘛!無量光、無量壽在你身口意活動的時候,它的確會產生一種強大的善業力。但是你的心態是很重要的。你用甚麼心態來念佛,會決定這個佛號對你產生的救拔力。

那麽我們真正要把這句佛號的功德全部都把它啓動出來,這關鍵就是你的信心跟願力要很堅定。這個佛號才能夠帶你到淨土去。

在美國有一個真實的故事。在美國有一個小邨莊發生了旱災,好幾個月都沒下雨了。那麽這個時候,因爲美國都信基督教嘛,教堂就發動這個邨莊的人民在禮拜天的早上,大家都到教堂來祈雨,向上帝禱告。那麽禮拜天早上大家就都到教堂去了。有一個小女孩她也去參加禱告,那麽這個小女孩有甚麼特別呢?她去禱告的時候,她帶了一把雨傘去,其他的人都沒有帶雨傘。

我們應該說這個人是信願具足的,她相信她可以做到,她一定可以做到。因爲爲甚麼?你去祈雨,當然你就是會下雨嘛!

所以修淨土宗的人,其實你的決心是很重要。

我經常聽到很多居士跟我講說,他很想要往生,這個人大概是不能往生的。因爲你很想要往生,表示你沒有把所有的心力放進去嘛!你給自己很多的偷心嘛,偷心未死嘛!你給自己太多的活動空間。

因爲我們往生的人,諸位你看看《淨土聖賢錄》,往生與否跟你業障深重沒有關系,因爲是佛力加被,跟你沒有關係嘛!但是對你那個一心歸命、通身靠倒的決心是有關係的。

你去看歷代的往生成功的例子,都有一個特色,就是背水一戰!你沒有退路!就像韓信用兵一樣,他面對項羽的軍隊,是他三倍以上的軍隊。但是他把軍隊帶到整個黃河的前面,你看後面是黃河,你只有往前沖了。

所以往生的人他所建立的願力,如果你看看祖師的開示,他對佛號念得好不好這個標準不高,那臨終十念嘛!相續稱念,乃至十念,這個標準不高嘛!但是一個往生的人,他對你的願力的要求是超高標準的,非常高的標準,不能有任何空隙。

你佛號可以念得不夠好,沒關係,這個影響你品位嘛!但是你的決心,這一點的要求就非常非常高了。

淨土宗對這個是用超高標準的標準來要求所有淨土宗的人,就是你對阿彌陀佛那種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的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