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分類 > 斷煩腦 >藏寶屋找到之後……

摘自:《開啓正念與慈悲大愛》

今天的人學習佛法,或是讀誦佛典、研究經教、禮懺念佛,或是參加各種活動,似乎也在忙於各種事。但我們有沒有走在覺醒路上?是否知道這條路該怎麼走?其實很多人是不清楚的,只是跟著大家那麼做,卻很少思考:這麼做的修行原理是什麼?我幾十年的弘法探索,就是想讓大家知道,這條路究竟怎麼走,才能對目標、路徑、方法清清楚楚。

走向覺醒的關鍵在哪裡?就像我們來到一座屋宇林立的城市,其中有座豪宅,藏著無價寶珠。如何尋寶?首先要找到藏寶的房子。這並不容易,所以人們就在城中轉來轉去,最後變成逛街了。看到什麼好玩就去玩玩,流連忘返,甚至安營扎寨,過起日子來,根本忘了「我來這裡究竟幹什麼」。很多人學佛也是這樣,問題在哪裡?就是不知道重點所在。修行,必須立足於對生命實相的認識。

佛與眾生的根本分歧在哪裡?凡夫和聖賢的根本分岐在哪裡?就在明和無明。發展無明,就會進入輪回軌道;開啓明性,才能回歸覺性海洋。我最近在靜修的同時,也會看看禪宗、南傳等高階禪修是怎麼闡述相關問題的。佛法認為,每個生命內在都有覺醒潛質,即空明不二之心。這個心既有空的特質,也有明的特質。為什麼我們認識不到?正是被無明遮蔽。我們現有的生命系統,從第八阿賴耶識、第七末那識到前六識,都是依託無明產生的,又稱妄識系統。其實,這個妄識系統的本質還是覺性。

因此,每個念頭都包含明和無明兩個成分。雖有明的潛質,實際卻往往被無明操控。無明的特徵是不知不覺,反之,在每個當下能清楚地覺知自己在走路、說話或做事,就來自明的作用。所以,解脫在每個念頭、每個當下都可以實現。忘失正念,即落入無明;保持正念,即回歸明性。當我們在複雜的城市找到藏寶的房間後,還需要鑰匙,才能打開鎖住的房門。這把開啓覺醒之門的鑰匙,就是正念。只要帶著覺知面對念頭,不去抵觸妄念和煩惱,妄念乃至煩惱就能回歸覺性海洋,不會對我們構成傷害。換言之,念頭在生起的當下,自己就能解脫。這是最直截了當的方法。就像波浪的本質都是水,同樣,所有的妄念和煩惱,本質都是覺性。只是被無明所扭曲,才會變成煩惱,給我們製造痛苦。

修行的關鍵在於,當每個念頭生起,或遇到每件事情時,是用貪嗔痴的串習面對,還是用正念去覺知?如果用串習,每個念頭乃至境界都會成為輪回的增上緣,為輪回添磚加瓦。如果用正念面對,在覺知的當下就能解脫,因為念頭本身蘊含瞭解脫的力量。所有修行法門中,正念禪修非常關鍵。這和心理學界流行的正念有深淺之別,後者偏向技術性,而我們講的正念是立足於《大念處經》,立足於四念處乃至整個三十七道品,不僅要修習正知正念,還要以出離心、菩提心、持戒和空性見來支持。這樣的正念修行,才是完整的體系,才能導向覺醒和解脫。

資料來源